1、忌諱剃頭理發(fā)
據(jù)《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夏至日忌諱剃頭的習俗來源于清朝時期,據(jù)說這天不僅要按時起居,而且這天如果剃頭理發(fā)則影響人的財運。
2、忌坐門檻
江蘇、浙江等地,夏至日坐門檻,俗信坐門檻就會患疰夏,夏至日氣溫比較高,因此最好坐在陰涼的地方。
3、忌有雷雨
農(nóng)諺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熱。”對農(nóng)民來說,最害怕夏至日這天有雷雨天氣,因為無論是干旱還是伏熱,都是會影響農(nóng)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時候,人們忌諱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視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夏至之后,陰氣始生,陽氣開始衰退。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夏至雖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來,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氣溫仍繼續(xù)升高,大約再過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熱的天氣了。
中國古人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還是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夏至節(jié)”。民間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條、食粽子等習俗。
暴雨天氣
夏至節(jié)氣的特點是多暴雨、梅雨天氣、高溫、潮濕。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較高,日照充足,空氣潮濕,陰雨連綿,濕度大,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容易形成洪澇災(zāi)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威脅,應(yīng)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對流天氣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zāi)害。
日照長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xù)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20____年三伏從7月17日到8月26日,每伏10天,真正的暑熱天氣,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后,中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zāi)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后,農(nóng)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3、“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吳江縣志》:“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夏至日,農(nóng)家還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區(qū)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鹵面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jīng)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1、早起晚臥,中午小憩
夏至晝長夜短,陽氣盛極,陰氣初始,睡眠時間自然縮短,不過這并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因為順應(yīng)就是對身體最好的養(yǎng)護。除此以外,休息還應(yīng)順應(yīng)一天之中的陰陽變化。中醫(yī)理論認為,11時——13時是一天之中陽氣最盛、陰氣初始的時刻,因此午間休息一會兒可以很好地滋陰護陽。
2、避免汗泄太多
夏至時節(jié),運動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以散步、慢跑、太極拳等項目為佳,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不然會導致汗泄太多,傷陰損陽。
3、吃“苦”補“酸”
夏至時節(jié)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不宜肥甘厚味。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熱,增加食欲,例如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黃瓜、雞毛菜、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4、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
夏至晝長夜短,夜間忌吃生冷、粘膩之物,不然易出現(xiàn)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因此夏至時節(jié)飲茶,應(yīng)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