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的植物具體有哪些
1、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也叫鐵腳海棠、鐵桿海棠、皺皮木瓜、川木瓜、宣木瓜
2、檫樹:樟科檫木屬落葉喬木,又名桐梓樹、黃楸樹、獨腳樟、半楓樟、天鵝楓。
3、深山含笑。木蘭科含笑屬常綠喬木,又名光葉白蘭、莫夫人玉蘭。
4、繡球。虎耳草科繡球屬落葉灌木,又名八仙花、紫陽花、七變化、粉團花。
5、櫻桃。薔薇科李屬落葉灌木果樹(注意是吃的櫻桃,不是櫻花)。
6、玉蘭花。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喬木。
7、婆婆納。玄參科婆婆納屬草本植物
8、梅花。薔薇科杏屬小喬木。圖為朱砂、江梅、素白臺閣三種。
9、牡丹。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
10、迎春花。木犀科素馨屬落葉灌木。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為雨水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交“雨水”節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一般到了雨水節氣就有三候,分別是:水獺祭魚、候鴻雁來、草木萌動。這三候主要的含義就是說雨水節氣來臨,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了。水獺喜歡把魚咬死后放到岸邊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獺祭魚”之說。雨水五日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日,草木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這個節氣開始,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開始生長,會有欣欣向榮的景象,是值得讓人期待的節氣。
雨水吃罐罐肉、爆米花、紅棗等養脾甜食、蜂蜜、春筍等傳統食物。
1、罐罐肉:雨水節氣這天,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到娘家,送上自己做的一罐肉,這罐肉是用小火煨燉出來的,肉質酥爛,里面還放了甘蔗、紅棗、桂圓、枸杞等食物,燉出來的食物香甜滋補,包含了子女對老人的一片孝心。
2、爆米花:雨水節氣客家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占稻色”。所謂“占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來占卜是年稻獲的豐歉,即預測稻谷的成色。成色足則意味著高產,成色不足則意味著產量低。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是年稻獲的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是年收成不好,米價將貴。這其中 “花”與“發”語音相似,有發財的預兆。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還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與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風調雨順,家家戶戶五谷豐登。
3、紅棗等養脾甜食: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一味春季養脾佳品。
4、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還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還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補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飲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
5、春筍:在南方,春筍有著“素食第一品”的美譽,從古自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上海人喜歡吃“枸杞春筍”,南京人喜歡吃“春筍白拌雞”,浙江人喜歡吃“南肉春筍”。
雨水節氣有三候,一候水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說雨水節氣來臨,水面冰塊融化,水獺開始捕魚了。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草木隨著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