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當天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一起來看一下。農歷的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又稱鬼節,七月半等,這是一個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孝道文化的節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七月半下雨有什么說法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月半下雨有什么說法
可能會下雨,就往年的天氣看七月半前后還是有雨的。七月半三伏的旱季將得到緩解。如果前期比較干燥,那么7月半以后會有降雨;但是,如果七月半的天還是晴天,那么接下來的農歷八月降雨量就會減少,前期的旱情不會得到緩解。具體的情況還要看到時候的氣象條件,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
七月半是陰間最大的鬼節。有消息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并且讓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愿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此時世間陽氣不足,不宜夜間出門,也不適合拍照攝影,尤其是小孩子或者身體虛弱的人不能外出。
這句話開頭就說明了日期和天氣,這是說明特定時間出現了天氣,從而預兆不同的后期年景。“七月十五”就是指的陰歷七月十五這天,又稱為七月半。“雨淋淋”說明的是天氣下雨情況。
七月十五這天出現下雨,農民們還是非常擔憂的,為啥?因為七月半下雨,不僅雨大,還會出現連綿的雨水。這不,俗語這樣說“七月就怕連陰雨,秋老虎在也枉然”,這就是告訴我們,七月連續下雨,即使后期有秋老虎天氣,氣溫偶爾升高,也滿足不了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和熱量,這樣就會導致秋收不好,這是農民所擔憂的。
農民擔憂不無道理的,因為七月十五出現下雨天,那么預兆的是“陰雨連綿十月半”。
大家對“陰雨連綿”應該不陌生,這是說明持續的陰雨天氣。比如夏季的梅雨季節,就是陰雨連綿的天氣,還有就是到了秋季8月份的時候,出現“倒黃梅”或者叫“秋梅雨”的時候,也會是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對降溫降雨有很大影響。
秋天的雨水降溫非常快,俗話說“十場秋雨換上棉”,說明雨后降溫快,多長降雨后人們要拿出棉衣服御寒了。這里說的陰雨連綿到“十月半”,這是一個時間,說的是到陰歷十月十五這天,這么長的陰雨天氣,對于農業生產很不利。
綜上所述,在七月半這天下雨確實是預兆后期雨水多,但是秋收并不能保證豐收,所以七月半下雨對農業不好。
七月十五馬上就要到了,七月十五這一天到底下不下雨呢?這句俗語說的到底對不對呢,細心的朋友不妨可以驗證一下。
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會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孫,所以需要祭祖。這種祭祖行為是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傳統倫理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感德祖先文化傳統。時逢小秋的農作物收獲,也正好把豐收的喜悅與祖先分享,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時分舉行。
燒紙
中元節日中,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舍,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門外焚香燃炮,同時“燒包”(也叫“薦包”)。
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七月半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河燈度孤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中元節放河燈,據說是從上元節(元宵節)的張燈習俗演變而來。
1、忌半夜晾衣服
在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3、夜游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遠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4、忌半夜慶生
5、忌說“鬼”字
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就在你身邊。
6、忌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的祭品,在焚燒時,鬼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7、忌亂拍他人肩頭
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不敢近身。因此,在鬼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找他的麻煩。
8、忌將筷子插在碗上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鬼來與你分享食物。
9、床頭忌掛風鈴
因風鈴會招陰。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與鬼爭食,恐遭來厄運。
11、忌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否則會有麻煩。
12、忌下水游泳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以便投胎。
13、忌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鬼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