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說法,無論生吃或熟食,于驚蟄日,都是一種寓食于節的民俗傳承。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驚蟄吃梨有什么說法,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驚蟄吃梨有什么說法
1、驚蟄時節,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所以梨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食用。
2、古代時生物類別比較多,有些傳染病也沒有100%的特效藥,而驚蟄這一天正是萬蟲蘇醒的時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預防。
3、梨和“離”諧音,意思是要讓病痛遠離身體。
4、蘇北及山西一帶有驚蟄全家吃梨的習俗,并流傳有“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諺。
5、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6、驚蟄吃梨可能是因為“梨”和“犁”是同音的緣故。
1、菠菜
驚蟄節氣后,陽氣生發容易導致肝火旺盛,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有人說,菠菜是最適宜養肝的綠色蔬菜。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等功效,對肝氣不舒并發胃病、頭痛目眩和貧血等有較佳的輔助療效。不過,菠菜應先用沸水焯后再烹調。
2、枸杞
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潤肺清肝、滋腎益氣、生精助陽、補虛勞、強筋骨,是滋補性強壯藥,為廣東民間煲湯的常用藥材,如《食療本草》說它“堅筋耐老”,“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3、薺菜
其實薺菜一年四季都可有,只是春天的嫩芽最為好吃,營養也最豐富。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助于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功能,所含的登皮甙能夠消炎抗菌,可增強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還能抗病毒,因而多吃薺菜可預防春季流感。
4、瘦豬肉
對于特別喜歡吃肉的人,以食用瘦豬肉為好,豬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其性味甘咸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成分。凡病后體弱、產后血虛、面黃贏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
5、春筍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1、乍暖還寒,注意保暖
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溫不穩定,建議大家不必過早脫去御寒衣服,否則容易著涼感冒。在天氣回暖時,大家要適當地減少衣被,當天氣轉寒時,則要適當地增加衣被,不要怕麻煩。
2、飲食應清溫平淡
驚蟄時節,氣候比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我國民間素有驚蟄日吃梨的習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同時,驚蟄時節應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
3、春困襲來,早睡早起
雖說春節萬物復蘇,但此時人們往往也很容易出現困倦、乏力的癥狀,無論怎么睡都睡不夠,這種現象被人稱為“春困”。對待春困,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
4、外出運動,恢復“元氣”
《黃帝內經》寫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贝禾靵砼R,人體余寒未盡,但外面陽氣升發,多出去走走有助于保持體內生機,恢復身體元氣,增強身體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5、心情愉悅,怡然自得
肝屬木,與春季相應,人在養生上應注重肝的養護。由于肝臟的生理特性為“喜條達而惡抑郁”,因此驚蟄養生,情緒上要樂觀,不宜抑郁或發怒,不要過分勞累,要使自身的精神、情志如春日一般舒展暢達。
6、順肝之性,助益脾氣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春季與肝相應,如養生不當則可傷肝?,F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季節。此外,驚蟄節氣如流感、流腦、水痘、帶狀皰疹、流行性出血熱等在這一節氣都易流行爆發,因此要嚴防此類疾病。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斗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于公歷3月5—6日交節。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春雷始鳴,氣溫回升,昆蟲萌動,“九九”已盡,“九盡桃花開,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紅李白,鶯鳴燕來,布谷催耕。驚蟄萬物萌動,細菌滋生,容易引發感冒發熱和肝病發生。養生需注意防春溫流感,飲食清淡養肝脾,多吃蔬菜清腸胃,早睡早起多鍛煉。
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蟄節氣的標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氣候進程看,“驚蟄始雷”僅與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的自然節律相吻合。
一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
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