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二月二龍抬頭的最早說法

          | 宋佳

          二月二龍抬頭的最早說法

          龍抬頭最早是來自古老天文現象,上古時代人們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為坐標,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仲春(驚蟄至春分間),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是指蒼龍七宿群星在天空的隱現變化,并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指什么

          “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在二月端,二月的月建為卯;“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

          二月二龍抬頭出生的人怎么樣

          在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出生的孩子命運是非常不錯的,性格和脾氣也是很好的。為人性情溫良,誠實守信。為人謙遜,善良質樸,容易取得成功,但不能過于心急,否則會讓你經歷失敗,要借機隨機行事,才能保證萬事安然。青年時比較辛苦,中年后開始發達,四十歲后,終年利路享通,是虎假半真之命。如詩所述:平生良善自有持,衣祿增榮盛有余。錢財家業中年好,貴人提拔上云梯。

          龍抬頭的由來

          龍抬頭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農村的一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傳說此節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后感動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愿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龍抬頭有什么風俗

          在之前的時候,我國北方部分地方二月二有圍糧囤、引田龍、敲房梁、理發、煎燜子、吃豬頭肉、吃面條、吃水餃、吃糖豆、吃煎餅、忌動針線的習俗。為了納吉,二月初二這天我國北方人的吃食物均取與“龍”相關的名字,面條不叫“面條”,稱作“龍須面”;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都是與龍有關的事物,有著美好的寓意存在。

          1098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浑源县| 乌鲁木齐市| 贡山| 东光县| 顺昌县| 东丰县| 平凉市| 象州县| 木兰县| 彰武县| 鄂州市| 中宁县| 宁河县| 旌德县| 沂水县| 温宿县| 阳曲县| 饶河县| 邵武市| 临澧县| 城口县| 永兴县| 武冈市| 灵宝市| 太康县| 双鸭山市| 绥宁县| 辉南县| 台南县| 贵港市| 荔浦县| 上杭县| 剑川县| 瑞金市| 通道| 鄄城县| 文山县| 富裕县| 井冈山市|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