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龍抬頭可以去寺廟嗎

          | 吳澤

          龍抬頭可以去寺廟嗎

          可以

          根據中國傳統節日習俗,農歷二月初二,即龍抬頭,是一個可以去寺廟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去寺廟上香禮佛,因為龍抬頭不僅代表著東方蒼龍七宿星象的升起,還與土地公的誕辰相關,被稱為“社日節”。因此,如果您打算在龍抬頭這一天進行宗教活動或祈福,去寺廟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1、剃龍頭

          二月初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農歷的二月初二,無論是走在鄉間集市,還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許多人都在排隊理發!一為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2、采龍氣

          早上卯時,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3、擺圍倉

          二月二圍倉是村民勤勞的象征。

          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

          圍好倉后,把家中所有的糧食都找出來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征著當年的大豐收,糧食已經多得茓子和斗都盛不下了。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

          4、吃龍食

          二月二還有吃豬頭肉、啃豬蹄和咬豬耳的習俗,都是象征著日子過得吉祥富足。人們形容龍也是從很多動物身上找到特征,在龍形象里,可以找到蛇、魚、鳳、麟、鹿、馬、牛多種動物的影子。人們用豬頭代替龍頭,也是這個原因。

          5、放龍燈

          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里或灣里點燃,為龍照路,借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愿。

          6、開筆禮

          二月初三為文昌誕辰日,文昌是主宰功名之神,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

          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儀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內容。現在很多地方也恢復了這項活動。

          二月二的禁忌

          1、出嫁女兒,忌在娘家過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之日不能回娘家的原由,主要是在古代因為小媳婦新婚后,到二月初二的時候便不能住在娘家了,而婆家人為了讓小媳婦早日回婆家而流傳出來的俗話。演變到后來,若是小媳婦一直在娘家住,婆家人會在二月初一就把小媳婦接回家去。按照舊社會的風俗,剛新婚的小媳婦年前年后都必須在婆家伺候公婆與丈夫,到了正月十六以后的日子可以暫時回娘家住,當作是休息日,但只能住到正月底,過了正月必須回家。因為二月二以后就是民間的春耕了,還得下地干活。

          2、不動針線,不用剪刀

          在我國古代,龍被古人看作是神圣的象征。“龍頭銜”這天因此多了些禁忌,以防傷害到蒼龍,影響全年的運氣。婦女們在這一天是禁動動針線和剪刀的,因為蒼龍在這一天會抬頭觀天下,使用帶針帶利刃的東西會刺傷龍眼。

          3、忌說“吃醋”

          在我國中原諸省的方言中,因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層面的含義,到了二月二因為本身這個節日就是喜慶的,所以當時人怕小心眼兒影響吉利,于是就把“忌諱”叫做“醋”,而用忌諱就是吃醋的意思。

          4、忌推磨

          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河北新河、山東滕縣都忌當日磨面,怕壓了龍頭。山東東明一帶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掃干凈。把磨的上下扇支起來,禁止使用。因為當地人認為石磨是龍頭,因此龍頭節就要把龍頭抬起來。一直到現在、盡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這一天。所有的打面機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爛了龍頭”。

          5、照房梁

          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6、忌洗衣

          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

          龍抬頭為什么吃豬頭肉

          普通百姓家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改善伙食,每天飯菜都要見點肉,除夕夜全家吃團圓飯,初一吃餃子,破五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過,年也過了,節也過了,臘月殺的豬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只剩下一個豬頭,這豬頭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

          龍王是管降雨的,所以農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給龍王吃。后來,“二月二”吃豬頭肉的習俗就保留了下來,成了吉祥的象征。

          “龍抬頭”這天南北各地的風俗食物不盡相同,“北喜面南喜米”的習慣依舊不變。北方以卷春餅、吃餃子等面食為主,而在南方,米飯、咸粥等稻谷類食物成了桌上的主角。

          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吃豬頭叫吃“龍頭”,吃餃子叫吃“龍耳”,吃餛飩叫吃“龍眼”,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炸糕叫吃“龍膽”,吃黏糕叫吃“龍腰”,吃菜團子叫吃“龍蛋”,吃米飯叫吃“龍子”。

          龍抬頭為什么要

          理發

          “二月二剃龍頭”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后,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發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民間禁忌近年來已經逐漸淡薄。

          二月二是蟄龍升天的日子,而中國人素以龍為圖騰,這一天“剃龍頭”,體現出人們祈求神龍賜福的美好愿望。

          農歷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又叫龍頭節或青龍節

          都知道“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農歷二月初二前后是廿四節氣之一的驚蟄。經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所以古人稱農歷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又叫龍頭節或青龍節。

          1081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双峰县| 忻州市| 福泉市| 阳西县| 汾西县| 织金县| 凤台县| 兰州市| 卢湾区| 大田县| 鹤壁市| 武威市| 江城| 伊金霍洛旗| 博爱县| 桃江县| 武穴市| 乐陵市| 临湘市| 天门市| 尤溪县| 巴彦淖尔市| 灵石县| 扎鲁特旗| 故城县| 横山县| 小金县| 上蔡县| 固原市| 嘉鱼县| 泽普县| 义马市| 石泉县| 胶州市| 靖西县| 缙云县| 鄂州市| 江安县| 牟定县| 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