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么時候

          | 枝寅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么時候

          2024年龍抬頭是2024年3月11號,農歷二月初二,星期一。

          龍抬頭的習俗

          1、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所以“二月二”這天,許多人都要理發。龍抬頭時節敬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2、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征與寓意。

          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3、.炒玉米:

          說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

          人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并釋放了玉龍。(炒玉米形成了爆米花)

          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4、 起龍船

          在龍抬頭這天,廣東一些地方有“起龍船”的活動,眾人跳入水中“起龍船”,請龍出水、清洗龍船、試扒龍船。人們選擇這天作為傳統“起龍船”的日子,是為了顯示百姓對龍舟的尊重,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愿。

          5、開筆禮

          “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在傳統習俗里,為取龍抬頭之吉兆。兒童在二月二這天,會舉行“開筆禮”,過去私塾先生多在這一天收學生,謂之“占鰲頭”。人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祝愿每一個孩子長大后斷文識字

          6、撒灰引龍、打灰囤

          我國山東部分地區農村,這一天有“撒灰引龍”、“打灰囤”的習俗。這一天,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家家戶戶就開始撒灰了,用簸箕盛著草木灰,沿著自家房子外圍墻根密密得撒一圈,因為這條灰線又細又長,形似傳說中的龍,所以這個舉動也被叫做“撒灰引龍”,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龍請到家里。除此之外,家家戶戶還會在門前、場院用草木灰圍成一個個圓圈,中間放上五谷、硬幣。代表著糧食屯、錢屯,有的囤外再畫上梯子,以表明囤的高大。一邊用灰畫圈還一面嘴里念叨著:“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滿、小囤漾”,希望來年家里糧食豐收,財源滾滾。

          龍抬頭的忌諱

          “春風解凍萬物生,峭寒猶淺春耕始”,正月已過,杏月(農歷二月)而至,冬天蕭條的景象也逐漸被新春景象所代替,到處都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目之所及皆風景。到了農歷二月也就進入了仲春階段,此時陽氣生發,雨水增多,正是春耕的時候,在農歷二月有一個對農耕活動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春耕節”,也叫“春龍節”,也是民間稱為“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來自古老的天文學,古人根據天空中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又把二十八星宿分為四大區,而東方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宿組成,人們根據星宿位置連接起來成為龍的形狀,因此東方稱為“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年的卯月卯日,也就是二月初二,東方七星宿中的“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此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因此稱為“二月二龍抬頭”。

          龍是華夏的圖騰,是祥瑞的象征,在神話中龍是生活在海中的神異生物,司管著人間行云布雨,因此到了二月二龍抬頭當天,人們會舉行各種與龍相關的活動,以敬龍慶賀,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祈福納祥,龍抬頭作為老傳統節日,有很多的風俗忌諱,經常聽老人說二月二龍抬頭,要記住6個傳統忌諱,為家人祈福納祥,抬起一年好兆頭。

          1.忌不理發

          在我國老傳統中,有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其實正月不剃頭只是一種思舊的表達方式,相傳在滿清統治漢人后,為了讓漢人快速融入他們的文化,要人們剃發留長辮子,可是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如果剪去頭發就是不孝的表現,所以開始反抗不剃發,后來百姓迫于壓力還是剃發,人們為了表達思舊之情,就相約真月不剃頭,后來不知道怎么就傳成了“死舅”。

          正月不剃頭,頭發經過一個月的生長會很長,看起來亂糟糟的,給人一種沒有精神的感覺,而且頭發太長擋住額頭采不到光,古人認為這是很晦氣的,所以到了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理發店的生意是最好的,要排很長的隊伍,二月初二正是仲春時節,萬物復蘇,春意盎然,也算是一個新的開始,新春新氣象,到了龍抬頭這一天,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去理發店理發、修面,讓整個人精神起來,借助龍抬頭的日子沾龍氣,寓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諸事順心,所以二月二,龍抬頭不要忘記剃龍頭。

          2.忌睡懶覺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春天是陽氣生發,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一年的開始的季節,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來做好一年的規劃。可是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山大,房貸、車貸,還有老人孩子要養,加班熬夜成為常態,因此養成了睡懶覺的習慣,但是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不能睡懶覺。

          記得小時候每到龍抬頭的日子,母親都會早早地叫我起來活動,因為龍抬頭這天有“采龍氣”的傳統習俗,就是在二月初二當天早晨5點到7點時,面向東方深吸5口氣,意寓就是采龍氣,采了龍氣全身充滿精氣神,納祥轉好運。

          3.忌動針線

          針線活是古時候女子都會的生活技能,一家老小的衣服就靠當家婦女一針一線做出來的,可是到了正月,很多傳統節日是不能動針線的,到了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也是不能動針線的,因為針線和剪刀是鋒芒的利器,人們認為龍抬頭這天蒼龍會俯瞰人間,針線、剪刀的鋒芒容易刺傷龍的眼睛,影響龍準確降雨,而雨水是關乎農耕收成的,所以龍抬頭忌諱動針線。

          4.忌洗衣服

          洗衣做飯是每天必須做的事情,為什么龍抬頭不能洗衣服呢?

          我國的傳統節日往往有很多的風俗忌諱,這也是傳統節日的一大特色,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人們生活習慣、飲食都會與“龍”相關,洗衣服就是洗龍皮,如果不小心把衣服洗破了是不吉利的,其次就是這天到河邊洗衣服會驚擾到龍,龍生氣就不會為莊稼降雨,影響農耕活動。

          5.忌蓋房子

          蓋房子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做大事往往講究良辰吉日,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是傳統的節日,也預示春耕活動的開始,有諸多的忌諱,蓋房子又是一個大工程,要考慮到多方面事情,如果不小心觸碰到禁忌是不吉利的,相傳二月二是龍抬頭觀天下的日子,蓋房子容易傷到龍頭,所以家里如果想蓋房子還是過了二月二再動工,畢竟都想討個好彩頭。

          6.忌回娘家

          在傳統的思想觀念里“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很多人覺得這句話太難聽了,其實這句話的意思還是為女兒好,認為出嫁的姑娘到了婆家就要以婆家為主,這樣婆家才會喜歡,往后的日子才會好過,畢竟結完婚后女兒幸福最重要。

          在古時候出嫁的女子講究三從四德,要照顧一家老小的生活,也是非常辛苦的,在正月十五后可以回娘家小住幾天,但是到了二月二龍抬頭就必須回到婆家,因為春耕開始,就要開始下田干活了,女子要回婆家承擔起家庭責任,這樣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所以二月二龍抬頭是不能回娘家的。

          龍抬頭是什么意思

          龍抬頭(農歷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于地表上,嶄露頭角,乃生發之象。在農耕文化中,“龍抬頭”標示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抬頭”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抬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并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后。“龍抬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龍是神話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來象征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農歷“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由于節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既有龍抬頭節習俗又有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后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為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龍抬頭節日的歷史由來

          作為中國農村的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這一節日,始于三皇之首,即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后經黃帝,唐堯,虞舜,夏禹,到周武王時,依舊沿襲這一傳統做法的同時,還作為一項重要國策來重視。并在二月初二舉行重大的儀式。同時,二月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變化密不可分。據歷史記載,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分為二十八星宿,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物。其中有七個星宿組成龍形星象,因此人們稱之為東方蒼龍。根據古代人民觀察,經過一段時間的變化過程,整個龍頭會抬起來,因此二月初二這天,也被稱為龍抬頭節日。

          龍抬頭節日的傳說故事

          農歷二月初二日,雖為龍抬頭,也被稱為青龍節。民間俗語云:二月二,龍抬頭。青龍節始于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蟄。驚蟄過后,萬物復蘇,草長鶯飛。在晉南地區,人們認為二月二為青龍活動之日,因此忌諱在這一天去河邊或者是去井邊一面,將龍卵帶回,從而驚動青龍,破壞一年風調雨順的好情況。而晉北地區這一天盛行“司錢龍”,家家戶戶在太陽未出山之前,到河邊或井邊去打水。打水后,將硬幣放入水壺。沿路撒一條水跡,寓意一年中錢龍到來,自身也會發財。龍抬頭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意味著百姓們在這一天要對家庭進行衛生方面的排查。

          1075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岗巴县| 上虞市| 尖扎县| 巴里| 田林县| 麦盖提县| 桃园县| 延吉市| 太谷县| 闽清县| 钟祥市| 广南县| 榕江县| 德阳市| 沧源| 拜城县| 通道| 马尔康县| 宁强县| 洱源县| 常宁市| 苏尼特右旗| 庄浪县| 屏山县| 南通市| 靖边县| 井冈山市| 塔河县| 峨眉山市| 石台县| 昌宁县| 绥中县| 贺州市| 屏东市| 修武县| 阳朔县| 富蕴县| 运城市| 梨树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