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民俗百科 > 上下五千年 >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

          | 婉玲

          端午節,和屈原一定是分不開的。有故事記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1:

          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是目前流傳最遠、影響最深的說法之一。南北朝時期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楝葉及五色絲,皆淚羅水之遺風。”屈原在五月五日在汨羅江自盡,楚國人紛紛悼念他。到了這一天,人們用竹筒裝米,扔進水里來祭奠他……今天,老百姓們在五月初五包粽子時,還要包上楝樹葉、纏上五彩線,這便是汨羅河的遺風。我們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有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2:

          喝雄黃酒,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一件事。在端午時節及節后,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容易萌發。古人認為,人生百病,多因病菌經口鼻吸入導致。在長期和各種病魔斗爭過程中,人們發現喝雄黃酒能夠解毒清熱,為此端午節喝雄黃酒就盛行開來。古語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民間會在此日將蒲根切細、曬干,拌上少許雄黃,浸入白酒,也有單獨用雄黃浸酒的,故名“雄黃酒”。但是酒精過敏的人群不要喝。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3:

          掛艾草或菖蒲,也是一個特色活動。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到來時,氣溫上升,是疾病的高發期。這時,人們會利用艾草或菖蒲的特殊香味和功能,在家門口掛幾株,以用來驅蟲、防蚊。除了以其插于門眉,懸于堂中,有的還會制成各種形狀佩戴,來達到目的。希望可以不受蟲子和蚊子的煩惱。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4:

          艾草,是很厲害的一種植物。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都是為了自己的健康。

          端午節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5:

          鐘馗,在我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也十分高。鐘馗,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趕邪佞。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鐘馗,即武舉不第,愿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瘧疾痊愈,于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鐘馗畫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不好的氣息。我們也可以在今天網上購買一副鐘馗像,保平安。


          357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全州县| 土默特右旗| 任丘市| 海城市| 洛扎县| 萍乡市| 通城县| 水城县| 侯马市| 杭州市| 乳山市| 清远市| 光山县| 明溪县| 鹰潭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上饶县| 灵丘县| 达拉特旗| 商河县| 富民县| 德昌县| 浙江省| 清水河县| 延安市| 炉霍县| 密山市| 开阳县| 阜宁县| 西昌市| 阿克| 五大连池市| 丰台区| 剑阁县| 高邑县| 乌兰浩特市| 松滋市| 桃江县| 大足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