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二都是是中國民間所特有的“迎婿日”,是家中已經出嫁的女兒和女婿以及子女一起回娘家的日子,就是女婿來給岳父母拜年。今天小編整理了大年初二回娘家帶啥禮品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大年初二回娘家帶啥禮品
1、普通且大眾的禮物:酒、煙、點心。
2、酒 酒要看父母喝不喝酒。不喜歡喝酒的中檔酒買一些的就行。喜歡喝酒又品酒的,能喝出酒的檔次的,要準備高檔次的酒一箱的。
3、煙 煙兩條,價格看自身經濟情況,一般就是20元/包以上的煙,不過現在流行“送禮送健康”。
4、體貼家常的禮物:衣服、牛奶、飲品。
5、衣服 過年買衣服最好是羽絨服或者大衣外套之類,一個是正好能穿,另外就是價錢上不便宜,問起了也體面。
老說法是帶四盒禮 ,就是要四樣東西 ,先是煙和酒 ,要紅色盒包裝的喜慶 , 這個是給老丈人的。然后是罐頭(橘子的最好)因為有拘子的諧音。最后是糖,代表甜蜜。還有另外要帶4根大蔥、 2袋粉條,大蔥要蔥白越多越好的 ,等喝了回門酒,從娘家回來的時候 ,要帶回家2根大蔥和一袋粉條。
所謂回娘家當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里給父母拜年。為什么必須在初二(各地風俗不同,很多地方是初三)而不能初一呢?
(1)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說臘月28,有說29或30)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進家了;
(3)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
(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過除夕、初一;
(5)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家了。這個規矩在舊社會特別是農村是很嚴格的,違反了就是大不敬。
新社會人們雖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較嚴格地遵守著。如果由于某種特別的原因,已婚女兒在家里過年,那可能父母、家人包括自己都會十分的不高興。這也是一種沿襲以久,而且可能還要執行很長時間的文化現象。就是這樣一個個的風俗、傳統、甚至陋習,合起來組成了--------年!!!
女兒婚后第一次回娘家是最隆重的,因為這一次新女婿登門,不亞于新媳婦出嫁。并且結婚第一年,夫婦二人是一定要在初二回娘家的。娘家這邊會稱其為待女婿(或叫待新親)。這次回娘家,女婿的地位比女兒要高得多,被娘家視為主賓。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同樣也很有講究,因為是請新女婿,所以坐上席的當然就得是新女婿,而在旁邊陪同的必須是同輩或者是小輩,長輩一般不能在場。
除此以外,大年初二女兒女婿回娘家還要提前準備好給父母親和親人的紅包和禮物,禮物務必要成雙成對而不能是單數。
陜北一帶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傳說是為了聯絡姻親間的感情,屆時娘家要請閨女、女婿回門團聚。河南也有此俗,不過,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聯系的。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要是閨女不把娘來看,不死公公就死婆母娘。
回娘家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都是至于挑選什么樣的禮物,要以心意為主,也需要從父母需求入手來做選擇,心意到了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