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春節貼福字的意義

          | 宋佳

          春節在我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日,而在春節的時候人們也會貼福字,貼對聯,那么2024年春節貼福字的意義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春節貼福字的意義簡介,歡迎參閱。

          春節貼福字的意義

          春節貼福字的意義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福”字含有四種意思:一是“壽”,即長壽,長命百歲;二是“富貴”,即財多物豐;三是“康寧”,即健康無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

          還有其它三種意義一是“順”,新年伊始貼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順百順,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是“保佑”,貼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三是“創造幸福”,貼上福字是告誡家庭成員,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創造一個幸福家庭。

          春節的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征生活富裕。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余帖》記: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面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

          中國春節飲食習俗

          1、北方人過年吃餃子

          我國北方人春節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餃子中有的餡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個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新年里面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各地餃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餃,東北的老邊餃子,江南的水煎餃,玉潤玲瓏,餡鮮味美。

          2、重慶人過年吃扣肉

          重慶人過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3、廣東春節贈橘子的習俗

          在廣東的海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與中國各地的風俗一樣,小輩向長輩拜年是向長輩致敬,長輩自然要犒賞小輩。至于用什么食物贈給小輩,自然是要選擇孩子愛吃并且有吉利意義的物品,于是,橘子便被選為這種有特殊意義的食品了。

          新春佳節的意義是什么

          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尚書·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

          “年”是時間的單位,一年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稱為一年。大約在西周時期,年就由谷物成熟之義引申為表示時間的詞了。并且,“年”和“春”常常聯系在一起。古時候,人們根據二十四節氣安排生產,人們習慣將春天看做是一年的開始,有諺語“一年之計在于春”,說明春季對人們的意義重大,既是一年之始,又要力爭有一個好的開頭、開門紅。

          2024年春節放假調休時間表

          2024春節放假安排表是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至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共計7天,2月17日(星期六)和2月18日(星期日)調休。

          779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福清市| 江山市| 太湖县| 泗洪县| 察隅县| 永嘉县| 佛坪县| 永宁县| 泌阳县| 汝州市| 纳雍县| 息烽县| 巫溪县| 黔西县| 康马县| 攀枝花市| 德令哈市| 同心县| 应用必备| 淮安市| 上杭县| 永年县| 绥德县| 察雅县| 鄄城县| 泊头市| 道孚县| 安达市| 陆川县| 平陆县| 伽师县| 分宜县| 湟源县| 河曲县| 成武县| 沅江市| 安康市| 朝阳区| 皮山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