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中秋節是中國獨有的嗎

          | 淑娟

          中秋節起源于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今天小編整理了中秋節是中國獨有的嗎_其他國家過中秋節嗎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是中國獨有的嗎

          中秋節是中國獨有的嗎_其他國家過中秋節嗎

          中秋不是中國獨有的節日,其他國家也有中秋節的。

          其他國家的中秋節簡介

          一、朝鮮中秋節

          朝鮮中秋節叫做“秋文節”,又叫“秋夕”、“嘉徘”,它與與元旦、寒食、端午列為民間四大佳節。朝鮮人的中秋節日食物是松餅,其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蒸時會墊有松毛,在中秋節這天,家家蒸食而且互相饋送。

          朝鮮中秋節,朝鮮人會跳農樂舞,而且會去祭掃祖先的墳墓。而摔跤、跳板、秋千等民俗體育比賽傳統在沉寂一段時間后,近些年來,也又逐漸興盛起來。

          二、日本中秋節

          據很多去日本留學的人說,日本是不過中秋節的。其實,在日本同樣是存在中秋節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日本人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而日本人在國中秋節時賞月吃的是江米團子,又被稱為“見月團子”。

          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賞月等是日本人過中秋時常見的活動。

          三、韓國中秋節

          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節”,它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韓國人的中秋食品和朝鮮的一樣,也是松餅,制作方法及食材也是相同的。

          韓國的中秋節里,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祭拜祖先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人一起跳舞、賞月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活動。韓國的女孩子則會穿上艷麗的服飾進行古老的跳板游戲。

          四、越南中秋節

          與中國的中秋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以兒童為主的,因此越南的中秋節又稱為“兒童節”。到了晚上,家長們會給孩子們送上喜愛的玩具及各種零食。越南的月餅有兩種,一種類似于中國的烤月餅,另一種則是用白色糯米打成的軟月餅。

          越南中秋節的活動也比較舒心,一般是全家圍坐陽臺上、院子里,或者舉家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及其他各式點心,邊賞月、邊品嘗美味的月餅。而孩子們則提著各種燈籠,成群結隊地盡情嬉鬧,享受著特殊兒童節給他們帶來的歡樂。

          五、泰國中秋節

          泰國人把中秋節稱為“祁月節”,中秋節上,他們的桌上會供奉著中國民間傳說的“八洞神仙”,另外桌上還會擺滿“壽桃”、“月餅”之類美食。

          中秋節上,泰國的每家每戶都要用甘蔗扎成拱門,然后男女老少對月亮進行參拜。另外,在這一天,泰國人必吃一種水果,那就是柚子,柚子又大又圓,象征著“團圓”。值得一提的是,泰國有一種榴蓮餡的月餅,這在其他地方可是很少見到的。

          六、新加坡中秋節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多數的國家,因此中秋節在新加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中秋節,新加坡也會吃月餅,但是新加坡的月餅皮是彩色的,就像五彩繽紛的鮮花一樣,讓人看起來就食欲大增。

          舞龍舞獅表演及放河燈、踩高蹺、彩燈展示等活動是新加坡中秋節的特色,另外各個住宅小區都會舉行由一些商家組織的中秋晚會,在那里,可以免費品嘗各種式樣的月餅和參加有趣的游園活動。

          海外華人中秋習俗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游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柜,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近日舉行了提燈籠游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游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游行、民族服裝游行、燈籠游行和花車游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

          在泰國,中秋節被稱為“ 祈月節”,曼谷的街道隨處可見出售月餅、柚子、香燭的攤位。由于泰國盛產榴蓮,商家為迎合當地人的口味,用榴蓮作成月餅餡。每年的八月十五,全家一起吃團圓飯,晚上則舉行隆重的拜月儀式。在泰國,人們習慣用甘蔗扎成拱門,男女老少聚集在門前,點燃香花蠟燭,虔誠拜月,互相祈禱,這與中國民間拜月祈福習俗相似。

          泰國人們在拜月的時候,要擺放中秋桌,桌上放著月餅、柚子、壽桃等供品,供奉“ 觀音菩薩”“ 八洞神仙”,據泰國民間傳說,中秋這一天,八仙會帶著月餅、壽桃給觀音菩薩祝壽,這一天觀音會“ 降福人間,加福添壽”。

          我國的中秋節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中秋節和春節、端午節、清明節為我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其實,中秋節的起源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久遠。

          其一,唐宋以前的典籍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有關中秋節的文字記錄,更沒有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記載。中國歲時節日典籍《荊楚歲時記》《玉燭寶典》《歲華紀麗》中,都沒有中秋節的記載。而其他傳統節日,如元旦(春節)、清明、端午、乞巧、中元、重陽、臘八等,則頻見于各種典籍。其二,作為一個成熟且完整的傳統節日不僅主題明確,內容豐富,而且結構完整,例如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到來年的正月十五,幾乎每一天都有固定活動內容,相比較而言,中秋節似乎有點過于簡單,因為除了吃月餅、玩月、拜月,我們幾乎找不到更多的程式化的節日內容和慶祝方式。

          一般人認為,中秋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但是,從宋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末年,盡管有許多關于中秋節慶祝活動的記載,但那時的中秋節更像是達官顯貴和市民階層的一種娛樂和游藝活動,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節日。

          其實,中秋節正式成為一種全國性節日的,是在辛亥革命后。民國初期,袁世凱的北京政府在強令改用公歷紀年之后,開始確定并推行了一批法定節假日。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原有法定節假日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呈文:“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閱后即刻批準了該呈文。接下

          來,蔣介石和南京民國政府也開始把一批國家紀念日規定為法定假日。這就是說,從民國時期開始,中秋節,也就是秋節,才成為一個舉國歡慶的節日(那時還不是法定假期)。從民間角度看,中秋節盡管不像其他節日一樣歷史悠久,史籍記載不多,但是成熟完整,有著鮮明地方特色,且帶有明顯儀式和信仰色彩。

          中秋節的寓意和象征

          中秋節的寓意為家庭團圓幸福、花好月圓。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拜月、賞月、團圓慶賀是傳統中秋節俗的核心,從當代社會生活看,它依然有著符合民眾生活需要的現實意義。

          609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洞头县| 巫山县| 高雄市| 华阴市| 屏东市| 突泉县| 南京市| 龙陵县| 库伦旗| 保德县| 锡林郭勒盟| 疏勒县| 禹州市| 潢川县| 寻乌县| 朔州市| 太谷县| 承德市| 于都县| 新昌县| 仙居县| 城固县| 六枝特区| 靖西县| 定陶县| 吴堡县| 奉贤区| 页游| 临海市| 红原县| 布尔津县| 资阳市| 乌兰察布市| 衡山县| 武隆县| 景泰县| 望奎县| 九寨沟县| 仁化县|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