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春節習俗
1.年廿八,家家戶戶把屋內打掃得干干凈凈,為了除去舊年的晦氣,迎接新年。
2.大年三十,家中老人穿上新衣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包餃子,豐盛的年夜飯中少不了魚、雞、豬肉、蛋。
3.守歲,也是除夕夜的重要習俗,一家人在家里守歲,吃餃子、放鞭炮、聊天,祈求來年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4.到了凌晨,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看春晚。
5.大年初一,這一天人們都會相互拜年,說祝福的話語,孩子們也會得到不少壓歲錢。
6.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一天新婚夫婦需要回娘家,表達出新嫁女兒不忘舊父母,且祝愿老人百年長壽。
7.大年初三,又稱“小年朝”,早上可以吃餃子,中午吃年糕,晚上吃魚。
8.大年初四,新年前夕,全家都要祭灶神,供上甜瓜、糖果、香燭等。
9.大年初五,被視為“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10.大年初六,這一天人們都要“遛六”,即逛廟會、聽戲、看燈展等。
11.大年初七,人們會吃餃子、面條、湯圓等,或者吃七樣蔬菜菜名連成一句話,討個好彩頭。
12.十五元宵節,春節的最后一天晚上,這一天有鬧花燈、吃元宵、踩高蹺、舞龍等傳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