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嘉興農村春節習俗

          | 大新

          嘉興農村春節習俗

           1.破五。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吃水餃、祭祖、打碎碗碟,俗稱“破五”,要徹底打破一切陳規陋俗,俗稱“破五忌”。這一天,人們禁止動針線,說是動了針線會招致財被弄破。這一天,小孩子們還要摟著枕巾挨家挨戶地拜年,名曰“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2.撲灰節。正月初三,也稱“小年下”,這天傍晚,人們往玻璃上呵一口氣,再拿柳枝輕輕一掃,干干凈凈的。小孩畫了符燒掉后,拿出兩個雞蛋來,磕碎后用雞蛋黃和蛋清抹到墻上或其它地方,符也就“請”到了。

          3.落燈。也稱“散燈”,在正月十五晚上進行。這天晚上,人們要點起彩燈,以表示“團圓”、“豐收”。彩燈有雞、鴨、魚、龍、馬、羊、猴等動物形狀,也有菊、梅、蘭、竹等花草形狀,花燈有人物故事、有歌舞雜技,琳瑯滿目。

          嘉興春節農村還有什么習俗

           1.祭灶神: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是傳統中的“小年”。

          2.撣塵:在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傳統意義上的“迎春日”。

          3.趕亂歲:從農歷二十三日到除夕,是傳統節日期間最“熱鬧”的時候。

          4.貼紅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5.守歲: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

          6.祭祖、祭神:在自己家里祭祖、祭神,是一種程序性的活動。

          7.吃年夜飯:指全家人大年三十在吃團年飯。

          8.壓歲錢:除夕夜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事。

          9.走親戚:在親友家坐坐,拉拉家常,也是件快樂事。

          10.包餃子: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餃子,特別是三十晚上一定要吃餃子。

          11.拜年:拜年是新年的首要習俗。

          12.舞龍舞獅:舞龍舞是起源于上古時代的踩踏舞蹈演繹而來。舞龍舞獅活動寄托著人們對風調雨順、豐收祥和的美好祝愿。

          13.拜師:大年初二,走親訪友時,要向長輩拜師問安。

          14.回娘家:大年初三又稱“小年朝”,習俗是女婿拜年、姑爺看丈母娘。

          15.祭財神:一種原始巫術宗教儀式。

           

          453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州市| 邯郸市| 介休市| 林州市| 乌什县| 贡觉县| 阜南县| 华坪县| 介休市| 临清市| 五河县| 津市市| 渭源县| 石河子市| 宁安市| 武定县| 钟山县| 贡觉县| 北碚区| 陈巴尔虎旗| 科技| 黎城县| 称多县| 乌鲁木齐市| 米泉市| 姚安县| 岳阳县| 汉沽区| 盐源县| 通许县| 天长市| 达孜县| 莱芜市| 伊宁县| 建昌县| 商水县| 定兴县| 龙岩市| 九寨沟县| 斗六市|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