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8種傳統美食
1、立夏飯
天氣越來越熱了,意味著夏天就要到來了,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提到的立夏,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夏飯,用大米、豌豆等多種食材蒸制而成,它不僅有五谷豐登的寓意,而且也包含著身體健康的美好愿望。
2、立夏蛋
江南地區有在立夏吃立夏蛋的習俗,它可謂是立夏時節經典的傳統食物之一,在立夏的這一天,用茶葉末來煮雞蛋或鴨蛋,煮好的立夏蛋用五顏六色的繩子編織好,掛在孩子們的胸前,寓意吉祥。
3、立夏粥
立夏粥是湖南一些地區立夏時節的傳統小吃 ,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煮立夏粥,用大米、精肉等食材經過一段時間的熬煮,煮成濃稠的立夏粥,以表達豐收的夙愿。鄰里之間會相互贈予立夏粥,不僅能展示廚藝,也可以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
4、立夏果
立夏果又叫立夏粿,立夏的前一天用蒸熟的米搓成小團子,立夏當天再搭配以豬肉、豆芽、豌豆等食材熬煮成羹,吃立夏果送春迎夏,其中的食材越多就代表農作物越豐收。
5、麥蠶
麥蠶是上海郊縣和江蘇啟東、海門喜歡的一種食物,吃麥蠶也是他們的立夏習俗,制作麥蠶需要的非常復雜過程, 至少要8道工序,在麥穗還沒成熟時將其揉碎,放入鍋中炒后去殼,經過石磨磨成粉,再團成團,可熱蒸也可冷食,頗有味道。
6、嘗三鮮
嘗三鮮是在立夏的當天品嘗時鮮各類,但是不同的地區它特指的食物也不同,通常可分為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三種。比如地三鮮是指:蠶豆、莧菜、黃瓜,而水三鮮是指:鰣魚、鯧魚、黃魚。
7、夏團子
在湖南婁底立夏是要吃夏團子的,他們認為吃了自己做的團子才能算得上圓滿。夏團子用糯米飯作為團子“皮”,根據自己的口味做餡料,可以團成球狀,也可以像未切開的壽司一樣呈長方形,在煮的時候撒上白糖,可使口感更豐滿。
8、立夏面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生長的重要時節,北方在此時會食用立夏面,用來期待今年小麥有個好收成。一般立夏面里的食材都會比較豐富,有肉、有豌豆、竹筍、蒜苗等,把春天和夏天的食材都放到里面,寓意年年都豐收,一年更比一年好。
1、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宮廷里還要 “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2、疰夏繩
舊時,用五色絲線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處,寓意消災祈福不得疰夏病,絲線被稱為“疰夏繩”亦稱“長命縷”。
3、吃立夏蛋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許多人特別是小孩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孩子們還會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4、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志》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5、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于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把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忌諱坐門檻
立夏日有忌坐門檻的說法,尤其是孩子。俗傳立夏坐門坎,夏天里會倦怠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假如孩童不小心坐到門檻了,就必須要坐滿七根門檻,才可解除這種禁忌。
忌無雨
在貴州云南河南等地俗以為立夏日無雨主旱。俗諺有·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等說法。
忌不稱體重
立夏日又為夏季之始,民間畏忌夏季的酷熱,有稱人體重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夏天就會不怕熱,不會消瘦了。否則夏季里人會畏夏怕熱。吃不好,睡不好,消瘦甚至有病災。
忌不吃蛋
古人認為,雞蛋圓圓溜溜,象征生活之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之平安,經受“疰夏”的考驗。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
厭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關注的是厭祟避蛇。清干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已屬蛇有關聯,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
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入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邪。
立夏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是夏季的節氣,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