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其實是一代代的傳承,有了濃濃的年味就有了家的味道。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年夜飯,今天小編整理了年夜飯餃子的寓意和象征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年夜飯餃子的寓意和象征
年夜飯餃子的寓意、象征是更歲交子,辭舊迎新,大吉大利。
年夜飯吃餃子,象征著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寓意。還有是因為餃子的外形很像銀元寶,一盆盆餃子,端上桌有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美好寓意。有的人在包餃子的時候,還會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來年就能掙大錢。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古稱“角子”,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后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除夕夜,十二點鐘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在唐代吃餃子的__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
餃子東漢才發明,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最遲在明代已經出現。據《酌中志》載,明代宮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等。飲柏椒酒,吃水點心(即餃子)。或暗包銀錢一二于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賀新年也?!?/p>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酌中志》是一部比較翔實可信的著作。書中詳細地記述了由明萬歷朝至崇禎初年的宮廷事跡。他以自己在宮內多年所耳聞目睹的有關皇帝,后妃及內侍的日常生活,宮中規則、內臣職掌從及飲食,服飾等等,全都分別予以記載下來。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詳細地看到如此詳細的記載的。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雖然以記述萬歷以前的朝廷掌故和當時政治生活而著稱,但卻很少有如此全面的系統闡述。
對于北方人來說,餃子是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些地方還會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包在餃子里面,意為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好運不斷。
年夜飯吃湯圓,象征團團圓圓。年夜飯吃湯圓,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比較常見。湯圓是用糯米搓成圓形,也可以在里面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里煮食,寓意是團團圓圓,所以在南方年夜飯的時候就會吃湯圓。
年夜飯吃年糕,象征節節高升。在我國的有些地方,年夜飯會吃年糕。吃年糕的風俗,起于宋代,明代開始盛行。吃年糕,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所以有的地方除夕會吃年糕,祈求來年節節高升。
1、吃雞
過年過節有雞吃,是所有人的根深蒂固的情結。雞是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雞和“吉”同音,吃了雞,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是一道非常討喜的菜。
2、餃子
餃子形似元寶,也有招財進寶的含義,吃幾個餃子,等于吞了幾個元寶,寓意來年發大財。餃子在年夜飯的菜品當中也是領銜主演,特別是在北方,餃子是年夜飯的重中之重。餃子又稱作交子,交是新舊交替之意,子為子時,寓意著暫新的一天的開始。
3、魚
吃魚意味著年年有余,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吉祥如意??偠灾?,年夜飯上魚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