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叫“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相對于各地而言每個地方的茶或飲茶習慣都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菊花的作用和禁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菊花的分類與應用
1、降火用滁菊
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緊密的一種。它花蕊金黃,花瓣晶瑩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譽。滁菊疏散風熱的效果最強。如果出現嗓子發干、頭發昏等“熱傷風”癥狀時,喝一些滁菊就能緩解。
2、明目用貢菊
因在古代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故名“貢菊”。貢菊花朵雪白,蒂呈綠色。沖泡的時間長了,連茶湯也會變成綠色。貢菊的寒性緩和一些,清肝明目、養肝養眼的作用更突出。貢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是電腦族的護眼良方。
3、清咽用杭菊
杭菊花朵較大,分為杭白菊和杭黃菊兩種,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與貢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顯,泡開后花瓣也容易脫落。杭菊清熱利咽的效果最強,咽喉腫痛時,喝點杭菊最好。
4、消炎用野菊花
與以上幾種家菊相比,野菊花的花朵更小更黃,花形也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解毒清熱消腫的作用最強,對緩解生瘡、牙痛、口臭都有效。不過,一般情況下不要喝野菊花,以免損傷脾胃陽氣,造成胃部不適、腸鳴、大便溏稀等不良反應。
1、清肝明目
菊花茶的主要功效之一,清熱去火,清肝解毒。多喝菊花茶能夠起到保護眼睛,明目的作用。
2、利水祛濕
菊花茶能去除身體中多余的水分,能夠消除身體的浮腫。體內濕氣重,可以喝一杯菊花茶。
1、隨泡隨飲,變綠勿喝
菊花茶中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但黃酮類物質十分不穩定,很容易被氧化,使茶水失去本來的黃色色澤,變成綠色,其保健作用也會有所下降。因此菊花茶要現泡現飲,不宜久放。
2、菊花性寒,陽虛慎喝無論哪種菊花,性質都偏寒,一般陽虛體質(平時怕冷)和脾胃虛寒(一吃涼東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不宜多飲。
3、體熱之人,別加冰糖菊花茶中加些冰糖,能稍微減弱寒性,更加適合體寒體虛者。而對于體熱體壯的人,加冰糖會減弱菊花茶清熱的功效。
4、孕婦菊花茶性寒、味甘,有極好的祛除火氣之效,但孕婦自身免疫力低下、脾胃較為虛弱,食用菊花茶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肚疼腹瀉等癥狀,不利于胎兒的健康成長。
5、兒童小孩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陽氣正當時,喝菊花茶有削減陽氣之效,慎用。
6、過敏體質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人會對菊花茶過敏,如果喝了菊花茶就會引起皮膚紅腫、紅疹等過敏現象。所以那些過敏體質的人喝菊花茶反而會有副作用,對自己的健康不利。
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國傳統的常用中藥材之一,主要以頭狀花序供藥用。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降血壓、明目、提神等功效。
1、降血壓:菊花具有降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和抑菌的作用,長期飲用能增加人體鈣質、調節心肌功能、降低膽固醇,適合中老年人和預防流行性結膜炎時飲用。
2、明目:菊花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腫之外,平常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消除眼睛疲勞。如果每天喝3~4杯的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一定作用。
3、提神:菊花是一種神經強壯劑,能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可延緩衰老,增強體力。菊花有良好的鎮靜作用,經常食用能使人肢體輕松,醒腦提神。
4、清熱解火:菊花茶是降火良藥,適量的飲用菊花茶能達到清熱解火、消暑的作用。
1、脾胃虛寒者忌用:脾胃虛弱、消化功能較弱者不宜飲用,可能會加重胃部不適,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
2、陽虛體質者忌用:體質偏虛寒的患者不宜飲用。因為菊花茶屬性偏寒涼,如果是陽虛患者,飲用后容易損傷身體正氣;
3、不宜長期飲用:菊花屬寒性,過量、長期飲用容易傷及脾胃;
4、不宜添加蜂蜜、冰糖:蜂蜜和菊花都屬于寒性,且菊花具有降火效果,一起泡茶喝可能會引起腹痛及腹瀉的情況。另外,本身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偏高的患者,可以適量單飲菊花茶,但不宜添加蜂蜜或冰糖,以免引起血糖異常波動,同時使口腔中黏液分泌增多,有發酸感;
5、胃食管反流者慎用:胃食管反流者一般不建議喝菊花茶,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現象,不利于恢復;
6、不喝隔夜菊花茶:菊花茶盡量盡快飲用,放置時間過久,尤其是隔夜久泡容易滋生細菌,會影響人體健康;
7、傷寒患者不宜飲用:患者傷寒感冒期間,應盡量避免飲用菊花茶,菊花為寒性,可能會加重感冒癥狀;
8、貧血患者不宜飲用:菊花茶水中含有鞣酸,長期飲用可能會影響鐵吸收,不適合缺鐵性貧血的患者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