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wǎng) > 百家姓 >

          詹姓的分布和遷移

          | 梓炫

          詹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jù)《姓苑》所載,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稱詹侯,建立詹國,其子孫以國為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詹姓的分布和遷移,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詹姓的分布和遷移

          詹姓的分布和遷移

          先奏時期,詹姓活動主要在河南,陜西一帶。在晉朝永嘉年間,五胡亂華,北方長期兵荒馬亂,中原地區(qū)漢人大批南迂,越過長江,進入南方各地。東晉末,詹姓已抵福建地區(qū),清初詹姓進入了臺灣。

          宋朝時期,詹姓約有10萬3千多人,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13%,排第一百一十一位。當時江西為詹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詹姓總?cè)丝诘?5%。全國詹姓主要分布于廣西、福建、浙江、安徽,四省大約占了總詹姓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陜西、河南、江蘇。全國形成了東南地區(qū)為詹姓的重要分布區(qū)。

          明朝時期,詹姓有18萬6千多,約占全國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三位。福建為詹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詹姓人口的30%。全國詹姓主要集中干福建,江西,浙江,這三省大約占全國詹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安徽、湖北、四川,詹姓人口的中心仍在東南。

          詹姓的起源

          詹姓的來源主要有兩種:姬姓和嚴姓。

          第一個是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朝,第十二世為西周宣王,其支子封為展侯。所以位于河南省五社東南的詹店,以城為氏。

          第二個分支是自己命名的。有古詹墟之地,在今江西樂安,應是詹陰之城。楚尹后,以城為氏。

          詹姓的來源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jù)《姓苑》所載,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國,子孫以國為氏。

          2、據(jù)《路史》所載,相傳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后得詹(同瞻,備受尊敬)者,子孫因以為氏。

          3、據(jù)《百家姓溯源》所載,古代負責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

          4、據(jù)《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

          5、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為區(qū)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 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

          百家姓姓氏詹排第幾名

          詹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4位。詹姓淵源有:

          源流一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后。據(jù)《姓苑》所載,周宣王封庶子于詹,稱詹侯,建立詹國,其子孫以國為氏。

          源流二據(jù)《路史》所載,相傳古帝虞舜封黃帝之后得詹(同瞻,備受尊敬)者,子孫因以為氏。

          源流三出自以官名為氏。據(jù)《百家姓溯源》所載,古代負責詹(占)卜的官職叫詹尹官,其后人有以官職命姓者,稱詹姓。

          源流四據(jù)《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晉有詹嘉、鄭有詹伯,均以邑為氏。

          源流五出自少數(shù)民族有詹姓。今蒙古、土家、臺灣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詹姓的歷史人物

          1、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詹天佑出身于平民之家,他將終生奉獻給中國交通事業(yè),他是鐵路事業(yè)的科技驕子。 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國前期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歷史人物之一。

          2、詹體仁

          建寧浦城(今屬福建省)人,宋代大臣、名士。少從朱熹學,后進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職,后因參予策立寧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靜江知府,任內(nèi)減免賦稅,賑糧救災。官終司農(nóng)卿。其博極群書,疏薦為當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遺集》。

          807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仪征市| 正阳县| 罗平县| 革吉县| 文成县| 彰化县| 高平市| 玛沁县| 太原市| 滦南县| 南平市| 红原县| 旬邑县| 错那县| 文昌市| 天柱县| 平乐县| 泗阳县| 汾西县| 紫云| 浦北县| 临潭县| 昌平区| 克什克腾旗| 武穴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定州市| 荔浦县| 集贤县| 德江县| 青岛市| 华亭县| 瑞昌市| 墨江| 固镇县| 石首市| 梁平县| 丰台区| 杭锦旗| 汶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