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各朝代浮沉變化萬千,古代的皇帝也是一茬接著一茬。在這眾多的皇帝中,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哪個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是不是你的姓氏。在中國古代皇帝的這個整體中,通過統計姓氏發現了一個排名,姓氏最多的皇帝是劉氏,其次是李氏。
在這54位劉姓皇帝中,劉邦是第一個劉姓皇帝,但是卻并不是最受歡迎的一個,那在歷史中受到廣大好評的是誰呢?這個人就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新莽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公元22年十一月,劉秀同大哥劉演在家鄉舂陵正式起兵反莽,但由于力量過于弱小,被迫加入更始政權,后來劉演被更始帝所殺。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正式決裂,在河北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經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統一戰爭,劉秀先后平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局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明末思想家王夫之也曾評價光武帝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無論是穩定社會環境,還是促進文學發展,劉秀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最受歡迎的劉姓皇帝非他莫屬。你們可能也會好奇,劉邦這個市井小混混做到了開國皇帝的位置,大家對他的態度如何。
其實劉邦是最受歡迎的劉姓皇帝第二名。劉邦在位期間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豁免徭役,重農抑商。而且可以說,劉邦開創的漢朝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響下的文化制度。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導致劉姓貴族遍布大江南北,而劉姓人口也急劇增加,成為當時天下第一大姓。
此外,后世有不少其他民族的人都因仰慕大漢的強悍而改名為劉姓。比如契丹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機,他曾為自己改名為劉億,《遼史》中就記載了此事,“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毫不夸張的說,劉姓對整個中國影響極大,如果沒有漢朝,那很多人如今也不是“漢族”啦!
出皇帝最多的姓氏
一、據不完全統計,劉姓就有70多位皇帝(包括追謚和短暫王朝),我們就排除追謚和一些名聲不好的一些皇帝,竟然還有整整56個皇帝,不愧為皇帝專業戶。
這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他們兩個建立了漢朝帝國400多年的江山,出過整整28個皇帝,中間穿插個過渡的漢更始帝,一共29位。
三國時更是出了個大名鼎鼎的漢昭烈帝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加上后主劉禪,一共兩個皇帝。
漢趙開國皇帝劉淵是個匈奴貴族,因為崇尚漢人文化,尊劉禪為父,乘著“八王之亂”建立漢國,后因為他的侄子劉曜改國號為“趙”,所以又稱為“前趙”。前趙一共有劉淵、劉和、劉聰、劉粲、劉曜5個皇帝。
南北朝時期,劉裕在公元420年建立了“宋”,所以也稱劉宋。在公元479年權臣蕭道成奪位自立,劉宋滅亡,前后經歷59年。劉宋是南朝中存在時間最長、疆域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歷經宋武帝劉裕、宋少帝劉義符、宋文帝劉義隆、宋元帝劉劭、宋孝帝 劉駿、宋前廢帝劉子業、宋明帝劉彧、宋后廢帝劉昱、宋順帝劉準一共9個皇帝。
據《舊唐書》記載,定揚皇帝劉武周在公元617年稱帝,定都馬邑,年號“天興”。擊敗齊王李元吉攻下太原后,在62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在逃亡途中被突厥殺死。
五代十國917年,劉巖正式稱帝,國號越,定都廣州。次年改國號漢,史稱“南漢”。從高祖劉巖算起,到劉洪度(殤帝)、劉弘熙(中宗)、劉繼興(后主)四代,南漢一共存在了55年。如果從劉隱算起的話,一共經歷了67年。
947年~950年,后漢(或稱前漢)五代十國時期由劉知遠建立的政權,定都東京開封府,后周太祖郭威這個時候還在他手下擔任樞密使。經歷劉知遠和劉承祐兩個皇帝。
北漢(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國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后一個政權,被北宋所消滅。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建立的政權,仍用后漢的乾祐年號,史稱北漢。歷經劉崇、劉承鈞、劉繼恩、劉繼元4個皇帝,共28年。
二.李姓。根據不完全統計,也有58位皇帝,(又要費力查資料,排除一些稱王沒有國號的)一共48個皇帝。
李姓皇帝在唐朝最多,也被后人稱為最強盛的王朝,其中就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21個皇帝(排除非李姓武則天建立的大周),一共有289年的歷史。
1038年,黨項人李元昊稱帝,西夏皇帝也不少,包括建立西夏國的夏景宗李元昊在內,一共有10個皇帝。
公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王朝,包括后唐太祖李克用、莊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一共5個皇帝。
公元937年,楊吳(南吳)權臣徐溫養子徐知誥廢黜吳帝楊溥,登上皇位,國號大齊,年號昪元。第二年,徐知誥改回姓名李昪,改國號為唐。包括南唐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一共3個皇帝。
東晉十六國,西涼開國皇帝李暠,以敦煌為都城,建立西涼政權,建年號為庚子。因出身隴西李氏,李暠十一世孫唐玄宗李隆基追尊其為興圣皇帝。經歷西涼太祖李暠和涼后主李歆兩個皇帝。
東晉十六國,成武帝李雄在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304年~349年)。歷經成武帝李雄、成哀帝李班、成幽帝李期、成昭文帝李壽、成后主李勢5個皇帝。
江淮起義軍領袖李子通于615年,自稱楚王。619年,擊敗陳稜,攻克江都,稱帝,國號吳,年號明政。621年降唐,被殺。
大楚皇帝李希烈在(783年)占領汴州,自稱皇帝,年號武成,(786年)兵敗被部將毒死。
劉姓:54個
1、西漢:漢高帝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恒,漢景帝劉啟,漢武帝 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昌邑王 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衍,孺子劉嬰。
2、更始帝 劉玄。
3、東漢:漢光武帝 劉秀,漢明帝 劉莊,漢章帝 劉炟,漢和帝 劉肇,漢殤帝 劉隆,漢安帝 劉祜,漢少帝 劉懿,漢順帝 劉保,漢沖帝 劉炳,漢質帝 劉纘,漢桓帝 劉志,漢靈帝 劉宏,漢后少帝 劉辯,漢獻帝 劉協。
4、蜀漢:漢昭烈帝 劉備,漢后主 劉禪。
5、(漢 前趙):光文帝 劉淵,昭武帝 劉聰,隱帝 劉粲, 劉曜。
6、南朝(劉宋):武帝 劉裕,少帝 劉義符, 劉劭,孝武帝 劉駿,前廢帝 劉子業,明帝 劉彧,后廢帝 劉昱,順帝 劉淮。
7、后漢:高祖 劉知遠,隱皇帝 劉承祐
8、南漢:高祖 劉巖,殤帝 劉玢,中宗 劉晟,后主 劉鋹
9、北漢:世祖 劉旻,睿宗 劉鈞,少主 劉繼恩,英武帝 劉繼元
李姓:37個
成漢 李雄、李班、李期、李壽、李勢
唐朝 李淵、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李重茂、李重福、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
李承宏、唐代宗、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李煴、唐昭宗、李裕、唐昭宣帝
后唐 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
南唐 李昪、李璟
大順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