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民俗百科 > 民俗風俗 >

          立夏吃立夏飯的寓意

          | 思恩

          立夏吃立夏飯的寓意

          立夏吃“立夏飯”的習俗寓意著五谷豐登。

          相傳吃“立夏飯”的習俗起源于戰國時期,立夏飯的食材為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非常豐富,而且配色好看,讓人胃口大開。除了寓意五谷豐登,吃“立夏飯”還有身體健康的含義。

          吃立夏飯的來歷

          其來歷有個傳說,相傳是戰國時期的賢才孫臏被龐涓忌妒,將他陷害關進馬棚,善良的士兵同情他,就地取材用烏飯樹葉搗爛浸汁拌糯米,煮熟后捏成小團子,偷偷送給孫臏食用。因其形狀、顏色與馬糞差不多,龐涓始終沒有發現其中秘密,最后孫臏被人救出后報了仇。后來形成了吃立夏飯的習俗,現在有些地區的人們會將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前日給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習俗

          1、吃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套,里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

          2、秤人

          立夏吃完中飯,有秤人的習俗。人們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

          3、喝粥

          根據當地史料記載,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雖然只是傳說,但這種習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也會引得人們食欲大開。

          立夏天氣

          立夏以后,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南方地區普遍高溫潮濕多雨,秦嶺-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劇減少。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前后,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可能進入夏季,而其余大部分地區還處在春季,在東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這時候甚至才剛剛進入春季。

          立夏有三候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說的是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1083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监利县| 新邵县| 西青区| 浦东新区| 滨海县| 来安县| 太谷县| 红原县| 新营市| 永平县| 定远县| 双鸭山市| 辉县市| 波密县| 临西县| 尼勒克县| 罗平县| 新竹县| 冀州市| 司法| 香河县| 瓦房店市| 杭州市| 上虞市| 讷河市| 黄浦区| 庆安县| 错那县| 大邑县| 乐安县| 安达市| 永州市| 肥城市| 清徐县| 通江县| 日土县| 南投市| 扎赉特旗| 永顺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