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還有什么習俗
1.買年貨:人們有除夕前逛廟會的習慣,所以臘月十五到二十,年貨上市,新春的年味漸濃,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真正結束。
2.掃塵:這一天人們通常要反復清掃,將一切塵埃污染物、垃圾清除出去。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辟邪除災的愿望。
3.貼對聯、福字、門神:這一習俗反映了人們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守歲:人們要在除夕之夜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
5.放煙火:人們要燃放煙花、爆竹,將舊年的“窮運”、“壞運”趕走,迎接新年的好運。
6.吃水餃、吃湯圓、吃年糕:人們要吃這些食物來慶祝新年,有些地區甚至將它們作為特殊的過年食物。
7.祭祖、祭神:在許多地區,春節期間祭神和祭祖是重要的習俗。
春節前后各種習俗
1.臘月二十三-小年:主要習俗是祭灶神,是過年的開始,民間有“二十三,送神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買酒;大年三十兒,包餃子”的民謠。
2.臘月二十五:主要習俗是接玉皇,舊時傳說灶王爺上天只講好話,因此人們拜家神等等就是為了大大的吉利。
3.臘月三十(除夕):主要習俗有祭祖、吃團圓飯、守歲、放爆竹、給壓歲錢、祭神、貼門神、貼春聯、掛燈籠等。
4.正月初一:主要習俗是開門炮仗、拜神祭祖、新歲獻瑞、飲屠蘇酒、占卜求吉、圍爐守歲、游神、押舟等。
5.正月初二:主要習俗是祭財神、回娘家。
6.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即破五之前,人們都回家祭祖求平安,迎接新年。
7.正月初四:主要習俗是祭灶神。
8.正月初五:主要習俗是送窮,這一天不倒垃圾,以免把財神倒走,垃圾要放在門外。
9.正月初六:主要習俗是送窮,人們都去逛廟會,祭祖、祈福。
10.農歷正月十五:主要習俗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有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等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