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咸鴨蛋的由來
端午吃咸鴨蛋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一種是說端午這天有蚊蟲叮咬,或者是螞蟻“守書”的民俗,為了快速驅(qū)趕蚊蟲或者壇子里的螞蟻,制作咸鴨蛋的鹽是“避毒”的,與端午節(jié)“驅(qū)毒”相關(guān),而且鴨蛋圓圓的形狀也與端午節(jié)“圓”的討彩寓意相符。還有一種說法是屈原投江后,人們?yōu)榱俗岕~蝦蛟龍、水蛇蛟禍屈原的身體,不再襲擊和損傷屈原的身體,紛紛把米糧投到江里。后來演化成為用“米團(tuán)”丟在水里給魚蝦蛟龍“解口”,漸漸地成為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xí)俗,并且有人把“米團(tuán)”做成鴨蛋形,這就是現(xiàn)在鴨蛋被賦予端午節(jié)食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