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節日知識 >

          二月二剃龍頭的傳說

          | 廣輝

          二月二剃龍頭的傳說

          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龍抬頭有什么注意事項

          二月二這一天的時候,人們在飲食上也有多種多樣的講究的,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所以這一天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名曰“吃龍須”,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面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吃“龍眼”、“龍須”、“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吃春餅、吃豬頭肉的習俗。一切都是與龍有關的事物,有著美好的寓意存在。這些都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的美好向往。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介紹2024

          祭龍

          在過去,龍抬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不過,在很多地區,特別是南方,人們也把二月初二作為“土地公生日”,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這一節俗,由來已久,直到今天,許多鄉村地區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體做法,各地不同,大致為:將灰撒在門前,謂之“攔門辟災”;將灰撒在墻角,意在“辟除百蟲”;將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圓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雜糧,稱做“圍倉”或“打灰囤”,以祝豐年;將灰撒在井邊,呼曰“引龍回”,以求風調雨順。撒法各地不盡相同,一般是從井邊開始,一路逶迤撒來,步入宅廚,環繞水缸,灰線蜿蜒不斷,甚為有趣。

          引錢龍

          龍司水,水潤而生財。有些地區盛行在二月二這一天“引錢龍”,當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壺里放置幾枚硬幣,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動的河或湖泊打一壺水,一路細灑著回到家,將壺里的水和硬幣倒入屯水的缸里,意為龍循水跡引而至家;有的則用銅錢拉紅線回家置于甕中;有的則以煤灰為引錢。

          剃龍頭

          龍抬頭這一天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習俗應該就是“剃龍頭”了。在這一天,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炒蝎豆

          這天比較盛行的風俗是炒蝎豆。濰縣、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鄆城等地稱作“炒蝎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蝎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塊炒,花樣甚多。吃蝎豆不僅可以辟蝎,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除膠東部分地區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蝎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農歷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于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

          2月2龍抬頭是什么意思?

          農歷的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天稱做“龍頭節”,是我國農村的傳統節日之一。

          古時候,人們認為龍冬天在地下冬眠,從春分到秋分,在天上行云布雨。農歷的二月二日,正是春分前后,冬天里蟄伏的動物開始蘇醒。古書記載,龍“春分登天”、“秋分潛淵”。民間紀念這一天,是在祈盼風調雨順。

          傳說中的龍,至今在古代化石中尚未發覺。古代確有一種爬行動物恐龍,但它不是傳說中的龍。據考察,古代人類氏族社會時候,每個氏族都以一種動物為圖騰崇拜對象,如鹿、馬、蛇等。由于氏族相互兼并,其中一個以蛇為圖騰的部族最強大,圖騰逐漸變化融合為龍的形象,并且說它能夠騰云駕霧,興風作雨,制服萬物。龍的形象成為團結、向上、奮斗的象征。在舊時眾多的民間節日中,龍頭節雖不大起眼,可是應節的活動卻不少。

          龍抬頭的傳說

          武后登基惹玉帝,龍王為民請甘霖

          公元690年,一代女皇武則天正式登基,宣布改唐為周,不僅定都“神都”洛陽,還把名字改成了一個“曌(zhào)”字,意即“日月當空”。

          這事兒傳到天庭,玉皇大帝盛怒,認為武則天此舉有違天道,并命令龍王三年不予下雨,令大地干旱三年。龍王不忍生靈涂炭,偷偷抗命降了一場大雨,但不巧又被玉帝知道了,便被玉帝趕出天宮,被黃巾力士鎮壓在泰山之下。

          但是,黎民感念龍王降雨深恩,日日備足美酒佳釀,向天祭祀祈禱,終于感化了玉帝。某年二月二,獲赦的龍王從泰山下掙脫封印而出,昂首挺胸,須髯僨張,直往九霄云上去,那景象被百姓看見,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二月二龍抬頭的順口溜

          1.二月二龍抬頭,龍一抬頭好理發!叫剃剃頭就剃龍頭,叫理理發就理龍發,理了龍發福祿達!勸你二月二理龍發,事事圓滿發發發!

          2.二月二龍抬頭,財運亨通滾滾流,幸福臨門煩惱走,快快樂樂到永久,開開心心少發愁,神龍保佑好兆頭,虎年大吉霉運溜,祝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3.二月二,龍抬頭。龍子龍孫抖威風,小勝班師舉杯笑。千束萬束花爭俏。

          4.讓年三十的鞭炮,帶去兔年吉祥,讓初一的餃子包滿幸福安康,讓十五的燈籠點燃財源好運,讓二月二的龍頭抬起一生富貴,祝您全家新春快樂!

          5.二月二,龍抬頭,紫氣東升,昭昭鴻運照。福祿壽喜同道,幸福快樂最道遙。身體康健好運纏繞,業績喜人奔頭好美妙。財到福到運到喜上眉梢!

          6.二月二龍抬頭,龍神駕臨幸運舟,祥瑞之氣跟你走,風調雨順慶豐收,好事成雙有緣由,快樂加倍無煩愁,愿你好運綿綿無盡頭!

          7.二月二龍抬頭,龍卷風祝你事業風風火火,龍騰云祝你生活節節登高,龍駕霧祝你心情無憂無愁,龍行雨祝你前途雨順風調!

          8.二月二快到,愿你開口笑。龍頭抬一抬,快樂陽光照。煩惱全溜掉,好運跟你跑。成功花開俏,健康懷中抱。生活步步高,心情天天好,愿你樂逍遙。

          9.二月二,龍抬頭,讓努力的勁頭,點燃成功的苗頭;二月二,龍抬頭,讓生活的奔頭,增加生活的甜頭;二月二龍抬頭,讓握緊的拳頭,開啟夢想的勢頭。二月二,讓我們一起加油,迎接明天新的看頭。

          10.農歷二月二龍抬頭,收到短信好兆頭:幸福快樂開了頭,生活甜蜜在心頭!事業騰飛無盡頭,親朋好友常聚首,夫妻恩愛到白頭!

          1081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顺县| 崇信县| 静安区| 八宿县| 五家渠市| 铜梁县| 手机| 保康县| 日土县| 金门县| 昌都县| 青田县| 鲁甸县| 秦安县| 廊坊市| 抚州市| 吉林省| 武穴市| 沂源县| 桐乡市| 怀安县| 广西| 武胜县| 霍邱县| 虎林市| 镇原县| 奉节县| 保定市| 拉孜县| 凌源市| 古浪县| 宁明县| 塘沽区| 磐安县| 元谋县| 民乐县| 宣化县| 隆林| 三河市| 海伦市|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