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送禮有什么講究
1、春節(jié)送禮很多人都覺得禮越多越重越好,其實送禮不在意形式,在于心意,如果在過年的時候送大禮的人,反而讓人覺得禮重不敢收,還特別讓人覺得功利
2、送禮不是往好的貴的送才是對人的敬重,送一份貴重的禮物,還不如送一份需要或者喜歡的禮物來得巧妙。
3、有的人是出于禮貌而送禮,有的人是有所求而送的大禮,像這樣的禮,一般會給人帶來煩惱和擔(dān)憂,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所以春節(jié)送禮最好不要讓人太無法接受或者有目的性的,避免到時候?qū)擂位蛘吒星楸黄茐摹?/p>
4、最好親自上門送禮,時間選在晚上7—8點,避免在不合適的時間段打擾到別人。
5、送禮的時候不要太單調(diào),最好有說辭,什么情況說什么祝福語,能給人加深好的印象。
6、送禮也要注意不重的禮物,最好進門直接放下,出門也不要提起,大家心照不宣。如果是比較貴重的禮物,如果沒事求人,進門就要展示。如果是有事情求人,最好是提前說完事情,出門時才交代。
7、如果給年老的老人家送禮,一定不要送“表”“鐘”之類的禮物,有“送終”諧音。年老的可以送一些保養(yǎng)品營養(yǎng)品之類的。
8、春節(jié)送禮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情況買禮,如果受禮的人知道你的經(jīng)濟情況的,而你送出的禮卻很貴重的,這讓人家難免不好接受。
9、送禮最好不要送太大眾的,如果能送受禮之人喜歡需要的那是可以的,如果不知道愛好的話,最好選擇比較獨特的。
10、送禮也不要送一些不搭邊的禮物,比如人家不愛甜品,就不送糕點,不抽煙什么的就不送煙灰缸等,送禮就要送到人家的心坎里,可以不是貴重最好的,但是也得讓人覺得你有誠意。
在過年的時候送禮就要注意,什么樣的禮物會有好寓意。年前送禮和年后送禮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年前送的叫辭年禮,年后送的叫拜年禮。送禮不在乎追求禮輕禮重,重要的是真情實意。每個地方的文化不一樣,有些地方就認為年前送禮比較好,有的地方認為年后送禮比較好,年后送東西就是拜年。這個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要走親戚串門戶,這也是中華民族這么久以來流傳下來的。有的人認為,年前一般不送禮哦,認為那送走的是自家的財氣,不過每個地方的說法不一樣。具體是年前送還是年后送,還是要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和送給的是誰,以及地方文化來決定。送禮講究誠心和寓意,送禮當然要挑選比較吉利的禮物送。
正月是個比較有講究的月份,在正月有很多需要我們?nèi)プ⒁獾闹v究。正月的第一天不能掃地。在人們看來,這一天里家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代表了家里的一部分,出了家門就是不好,如果動掃帚、收拾家,就會將運氣、財氣掃走。這天還不能洗頭,那樣意味著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稱“破五”),不能動剪刀、針線、刀具,小時候我也聽父母說,早早的提前把該用剪刀、針線、刀具的地方用完,然后把它們藏起來,防為止小孩觸到。比如:針線縫完衣服,剪刀剪完衣服標簽,就不在用了。有人說會出現(xiàn)口角是非,也有人說用了,就會干一年活。破五里禁忌打碎器具(如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認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過在當今社會,當孩子們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緊,只要大人們趕快說上一句:"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也就化兇為吉了。這些都是比較吉利的寓意,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講究讓自己獲得一個好兆頭。
拜年送禮既是一種老禮兒,也是一種人情。因此北京人在挑選年禮的時候分外注意要送上美好的祝福,避開不祥的寓意。這主要是注重禮物的諧音,有些東西的諧音“犯忌”,不宜送人,送錯了的話會事與愿違,鬧得雙方都不愉快,以下就是老北京的送禮忌諱。
不宜送“梨”
送水果時不宜送梨,因為“梨”與“離”諧音,不吉利。
不宜送“鐘”
也不送鐘表,“送鐘”與“送終”諧音。
不宜送“書”
不送書,尤其是給生意人、做金融債券的人送禮,“書”與“輸”諧音。
不宜送“單”
有道是好事成雙,過年也是送“雙”不送單。裝點心匣子和裝果籃兒,種類要為雙數(shù),四樣,六樣,八樣。早年間很講究送“京八件”,即八樣點心。拜年講究送酒,因為“酒”與“久”諧音,有天長地久之意。如果送酒,要兩瓶或四瓶為一提溜。送干果,要四樣或六樣為一盒。買大個兒的水果,多為四個(四季平安)六個(六六大順)八個(四平八穩(wěn))或十個(十全十美)。
按北京的老禮兒,拜年的時候還不能送鞋、茶壺、玻璃制品。送鞋,諧音是“邪”;送壺,諧音是“糊”;送玻璃制品;諧音是“剝離”,對人們來說,這些自然不是什么好詞兒。
此外,臘八醋和臘八蒜也是不能送人的,因為“蒜”與“算”同音,給別人送這個,有讓人算帳還錢的意思。
老北京在年前和年后送禮的說法還有不同,年前送的叫辭年禮,年后送的叫拜年禮。送禮不在乎追求禮輕禮重,但求表達真情實意。如果有人利用這個時機對經(jīng)濟上不太寬裕的親友給予幫助,也是非常貼心的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