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為開春的第一個節氣,固然是有很多特殊習俗的,而且也有很多講究。其中,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在立春這天要“躲春”。很多人其實都不太了解躲春的原因,但也這么做了。那么,一般躲春怎么躲為什么要躲呢?到底立春躲春要怎么做躲多久?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躲春怎么躲為什么要躲
躲春主要在一個“躲”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躲起來,在躲太歲的兩個小時內,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等待,避免與外界接觸,這也是避免與人爭吵,大聲口角意外的一個躲避方法。
立春節氣的到來,在民間有躲春的民俗說法。躲春,簡單得說就是躲避立春節氣到來的最開始的一段時間,因為立春交節的時候是人們常說的太歲交位的時候,而這個時候對于犯太歲的人群就要躲起來,避免犯太歲給自己一年帶來不好的運程和禍福。躲春我們可以理解為躲太歲,特別是對于本命年的生肖屬相者,更要做好躲春。
躲春嘛,就是躲避立春節氣的到來的一段時間,我們也不可能躲一天吧。一般來說只需要躲立春節氣交節時間點前后一個小時,總共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等待兩個小時,避免與外界接觸,這也是避免與人爭吵,大聲口角意外等。
注意事項:
1、躲春避太歲時門窗關好遮嚴,要求自己獨處一室(不能其他人進入房間里面),拉好窗簾,不能見一點光亮,即所謂三光不見,三光是指日光、月光、星光。
2、躲春避太歲當天,忌與命主生肖相刑、沖、害的屬相之人及動物接觸。比如說龍狗相沖,屬龍人躲星房間內不能有狗,也不宜接觸生肖屬狗人。
3、躲春避太歲前后三天內不宜出遠門,不參加喪事,包括吊孝,探病,祭奠,一周之內不要探望沒有滿月的產婦。
避春也叫做躲春,立春躲春是指在立春交節時,犯太歲的人要躲在家中不要出門,最好也不要和其他人在一起,當立春交節后便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聽農村的老人說,之所以在立春交節時,犯太歲的人要躲春,是因為立春節氣后,陽氣會越來越旺盛,陰氣則會越來越弱,對于在當年犯太歲的人來說,在立春交節時不能過于張揚,以免會和太歲相撞,從而引發不好的運勢,所以在立春交節時應該躲起來,這樣便可以將春順利躲過去。
躲春就是躲太歲,本命年對應的生肖容易犯太歲,在那年非常容易碰到不幸的事,惹禍上身。更需要格外敬重、供奉太歲星君,以求平安度過這個流年。在立春日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候,不希望被剛剛“上任”的太歲星君發現,就要躲藏起來,這就是躲春。躲春需要的就是靜守以待立春時過去。從我國的風水學來看,立春正值季節的更換,這時候的磁場和氣場通常會比較亂,犯太歲者在這個時候,最好自己躲到一個房間,誰也不見,什么也不做,靜靜地度過兩位太歲的交接時刻,讓這段時間進入一個“空”的狀態,以此來躲過一切不利的信息和磁場,避過未來一年內的病災、口舌事非,此即為“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