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有什么講究嗎
1、關于結婚日期
婚期最好避開農歷三月、七月、九月,因為這三個月適逢“清明”“盂蘭”和“重公”,均為傳統的“鬼節”,這在古時是祭祀的月份,不宜辦喜事。
同時婚期盡量避開父母生日,否則可能會與父母的八字相沖。
2、安床事宜
安床時,要將婚床置于房間正位,忌與柜子、桌角等家具的尖角相對。
安床后至新婚夜前夕,準新郎忌一個人睡在新床上,若一定要睡,需要找一名生肖龍的未成年男童一起睡。
3、新娘禮服忌有口袋
新娘穿的禮服上不能有口袋設計,否則這象征著會帶走娘家的財運,寓意不太吉利。
4、送親人員講究
在挑選送親人員時,最好不要選擇新娘的姑姑和嫂子,因為“姑”、“嫂”與“孤”和“掃”同音,都是不太吉利的詞匯。
1、好事成“雙”
結婚當天準備的禮金、禮品最好都是雙數,取“成雙成對”的好寓意。
2、滾床
結婚當天,新娘還沒進婚房前,可以找兩個小男孩兒,在婚床上打幾個滾,寓意新人早生貴子。
3、吃湯圓
新娘在從家里出發前,要和父母長輩一起吃湯圓,寓意著婚后生活能夠圓滿幸福。
4、過門
新人到達男方家門口時,應由男方家的女性長輩牽著新娘進門。在進門的時候,新人不能踩門檻,要跨過去。
1、無論是結婚的彩禮錢還是份子錢都講究吉利數字且有一定的意義,比如2、6、8這些都是可選數字。
2、送的禮金通常不選擇單數,因為我國有一個成語是好事成雙,尤其是結婚這樣的場合給單數的話是不太好的。
結婚后也存在著一些禁忌,例如婚禮結束后的第三天,新郎就要陪同新娘回娘家,正式參拜女方的父母,以示尊重。在這天新人會攜帶禮品回娘家祭祖或吃一頓便飯,當天新人就要返回新家,不能在娘家留宿,因為舊時有結婚一個月內新房不能空的說法。
結婚前一般有六大準備,分別是聘禮、回禮、安床、嫁妝、上頭、梳頭、吃湯圓。婚禮當天也有固定流程。第一是迎親,南方帶著迎親隊伍來到女方家接親。第二是找紅鞋,新郎進門后要在新娘房間找到給新娘穿的紅色婚鞋。第三是敬茶,兩位新人要向雙親跪拜敬茶。第四是撐紅傘和撒米,新人出門時要由伴娘撐紅傘陪同,并且同時往路旁撒米。第五是繞吉祥路,新人上迎親車后必須繞當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行駛一圈。第六是過門,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見男方長輩。第七是進行婚禮,與西式婚禮類似,在酒店舉行儀式。第八是敬客,新人向客人敬酒。第九是入洞房。第十是三朝回門,在結婚后的第三天,新郎跟著新娘一起回娘家。
1、傳袋
“傳袋”的諧音是“傳代”,一是討“傳宗接代”的口彩,二是突出“新婦到門,弗令履地”之意?!皞饕淮?,郎才女貌;傳二袋,鴛鴦合好;傳三袋,三星高照;傳四袋,四喜如意……”。
2、撒谷豆及掀蓋頭
新人手牽紅繡球(其意為避剎兼喜慶之意。)步入宴會廳的過程中,由伴郎、伴娘在前方丟撒盛有谷物、核桃、紅棗、花生、錢幣的托盤,隨著新人走動,一邊撒托盤里的東西,至到主臺方為結束。登上舞臺后,新娘跪坐舞臺中央,由新郎拿起喜棒揭起蓋頭。
3、金盆洗手并祈福
由伴郎伴娘分別奉上兩個洗手盆,洗凈后用紅色毛巾檫拭。禮畢后新人轉身注視著來賓,手里拿著紙燈跟賓客一起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