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民俗百科 > 百科知識 >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

          | 婉玲

          在中醫當中,地榆以根部入藥,一般春季采挖曬干即可,其性寒、味苦、酸,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以及消腫斂瘡的功效,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1:

          1.止血作用

          止血作用是地榆當中較為突出的作用,藥理研究也表明了這一點,研究顯示,地榆的鞣質成分可以縮短凝血時間,從而起到止血作用。

          2.抗炎抗菌

          研究顯示,地榆對于炎癥所致的腫脹癥狀有改善作用,同時對于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

          3.鎮吐作用

          藥理研究還表明,地榆具有鎮吐作用,可以抑制洋地黃引起的催吐作用。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2:地榆的臨床應用選方

          1.治紅白痢,禁口?。喊椎赜芏X,炒烏梅五枚,山查一錢。水煎服。紅痢紅糖為引,白痢白糖為引。(《滇南本草》)2.治便血: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末五錢,水二盞,入砂仁末一錢,煎盞半,分二服。(《沈氏尊生書》地榆甘草湯)3.治燒燙傷: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調成50%軟膏,涂于創面,每日數次。(《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3: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主治: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4:

          地榆的附方

          1、男女吐血:地榆三兩。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圣惠方》)

          2、結陰(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七枚,煎一盞半,分二服。(《宣明方》)

          3、小兒疳?。旱赜苤笾?,熬如飴糖,與服便已。(《肘后方》)

          4、毒蛇螫人:新地榆根搗汁飲,兼以漬瘡。(《肘后方》)

          5、虎犬咬傷:地榆煮汁飲,并為末敷之。亦可為末,白湯服,日三。忌酒。(《梅師方》)

          地榆的功效與作用及注意事項5:

          地榆的食用禁忌

          本品性寒酸澀,凡虛寒性出血或有淤者慎用。對用大面積燒燙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劑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地榆含有鞣質成分,不宜與酶制劑(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同時服用,以防降低療效。


          356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陆川县| 茌平县| 苗栗县| 延川县| 德安县| 雅江县| 阿拉尔市| 北安市| 新建县| 义马市| 巴中市| 乌恰县| 通州区| 河间市| 酉阳| 鄱阳县| 濮阳县| 安化县| 华宁县| 凤山县| 梧州市| 清水县| 唐河县| 盘锦市| 台北县| 名山县| 洪泽县| 岫岩| 偃师市| 邢台县| 永泰县| 偏关县| 黄骅市| 瑞昌市| 白玉县| 万山特区| 阳原县| 淳安县| 浏阳市| 神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