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網 > 百家姓 >

          復姓的由來怎么跟學生說

          | 宇棋

          復姓,即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如歐陽、司馬等。南宋史學家鄭譙在其名著《通志?氏族略》中,把西漢到隋唐約1000多年期間的少數民族的漢式復姓劃分為“代北復姓”、“關西復姓”和“諸方復姓”三大流派。今天,就為您介紹幾種復姓的由來。

          復姓的由來怎么跟學生說

          復姓的由來

          1、由封邑而來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名叫魏顆的人屢立戰 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孫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為姓;此外,還有梁丘、上官、羊舌、鐘離等復姓,都屬這種情況。

          2、因居地而來如東郭氏,周朝時齊國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國都臨淄東郭的,后人遂 以“東郭”為姓;又如閭丘、南門、西門、南宮、濮陽等復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3、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如司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馬、樂正、左丘等復姓都由官名而來;公羊、子陽等復姓由王父之字而來;公孫、仲孫等復姓由爵系而來;叔孫等復姓由族系而業。

          復姓的由來怎么跟學生解釋

          1、有的用官職名稱作姓。比如,“司”是主持的意思。司空,專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設;司寇,掌管治安;司馬,是軍事長官;司徒,主管教育民眾和行政事務,職位相當于宰相。

          2、有的以國名作姓。周朝有個鐘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并,國人就用“鐘離”作姓;春秋時有個國家叫淳于,后來被別國滅掉,他們的子孫就用“淳于”作姓。

          3、有的把國名、地名結合起來作姓。商紂王有個叔叔叫箕子,他經常勸商紂王不要貪圖享受,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國家上。紂王非但不聽,反而把他關起來。周武王滅商以后,把箕子放出來,還要封官。但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來到遼東,建立了朝鮮國。他的子孫有個封地在“于”這個地方,于是就從國名、地名中各取一個字合為“鮮于”用來作姓。

          復姓變單姓的幾種情況

          一、“孫”“袁”“馬”可能是從“公孫”“軒轅”“司馬”等姓簡約而來。

          二、歐陽這個復姓,有的簡化為姓歐,有的簡化為姓陽。

          三、“朱”和“田”則可能是“豬”和“天”之音。金代女真人改漢姓,《金史》記載“兀顏曰朱”和“呵不哈曰田”。 “兀顏”和“阿巴嘎”(即“呵不哈”)分別是女真語的“豬”和“天”;他們嫌“豬”太鄙俗,“天”又太神化,于是用“朱”和“田”來替代。

          四、司馬遷因為“李陵案”而受宮刑,他的兩個兒子司馬臨與司馬觀怕被株連,就改名換姓,隱居鄉里。兄弟倆各取“司馬”中的一個字,哥哥在“馬”字左邊加兩點,改姓“馮”;弟弟在“司”字左邊加一豎,改姓“同”。

          復姓的來源較多,從官名來的,如太史、巫馬、樂正等;以封邑命名的,如令狐、羊舌、段干等;有些以居住地而來的,如東郭、南郭和閭丘等。有些由職業而來,如漆雕等;也有如公良、公羊和顓孫等以先祖名字而來的。像公孫、仲孫由爵系而來,叔孫由族系而來。有些則源于少數民族改姓,如拓跋姓和尉遲、萬俟等,也有以物品名稱而來的谷梁姓,甚至有如赫連這樣自創的姓氏。 

          752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邢台县| 永城市| 叶城县| 轮台县| 嵊州市| 洛浦县| 台州市| 栾川县| 沾益县| 呼伦贝尔市| 库伦旗| 磐安县| 虞城县| 沅江市| 五华县| 乌兰县| 治多县| 渝北区| 丹凤县| 永城市| 益阳市| 抚顺市| 河北省| 巴中市| 古田县| 汉中市| 鹤壁市| 台南市| 招远市| 嘉义县| 莲花县| 宜宾市| 颍上县| 翁源县| 安国市| 廊坊市| 老河口市| 梅河口市| 黎川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