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最少的姓氏是哪幾個
目前中國人數最少的三個姓氏是難、死、山 倒數第三:山(音“亞”) 這個姓是在安徽省郭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偶然發現的,共有2000人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互相都沒有聯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來源,他們都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后代,當年遭到秦檜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 研究組幫助他們互相之間取得了聯系,同時,考證了姓氏的來源,確實如他們所說。
倒數第二:死 據袁義達講,“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 倒數第一:難(讀去聲) 分布于河南省,是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于當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后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已極少存在。
綜上所述,中國最稀有的姓氏是難,念去聲,分布于河南省。
百家姓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李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占全國總人口的7.9%,其次是王姓、張姓、劉姓和陳姓,這五個姓氏的人口均超過了5%。史料記載,在中國的百家姓中,李姓是人口最多的姓氏。
01王姓 總人口10183.22萬人人口占比約7.213%
02李姓 10139.08萬7.182%
03張姓 9575.08萬6.782%
04劉姓 7229.06萬5.121%
05陳姓 6370.58萬4.512%
06楊姓 4631.73萬3.281%
07黃姓 3393.91萬2.404%
08趙姓 2867.08萬2.031%
09吳姓 2796.70萬1.981%
10周姓 2690.54萬1.906%
姓氏: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系的標志和符號。在姓氏出現之前,人們用什么來標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在《獻給神話學》中說: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這里的“名字”,其實就是“姓”。
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原始圖騰崇拜是中華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獻佐證了這一觀點。
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后代稱為宗族。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志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姓產生后,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后代有幾個氏或父子兩代不同氏。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秦漢以來,姓氏合為一體。
中國人口最少的姓氏是哪個?
中國人口最少的姓氏:姓難的,基本 上在河南洛陽、武陟,是南北朝時期鮮卑 族的姓發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 字,由于當時的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 “難”,后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 島,中國已極少存在,不過數百人。
倒數第二:姓死的,主要分布于中國 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某少數民族的四字復姓發展而來,目前人數呈減少趨勢。倒數第三:姓山的,主要分布在安徽 郭陽和遼寧彰武,共有2000人左右。
這 些人互相都沒有聯系,但都清楚自己的 來源。他們都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后代, 當年遭到秦檜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 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
姓
中國是第一個擁有姓氏的國家,擁有姓氏的歷史超過了5000年。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族的名稱或部族首領的名字。姓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39] 在先秦文獻中沒有姓氏之別的規定,姓氏之別是后世才有的理論。以前有人往往既有姓又有氏,一個姓往往有多個派生姓氏,如姬姓的派生姓氏就有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1個姓。所以氏的數量實際遠遠大于姓的數量。
單姓
單姓(dān xìng):只用一個字的姓。與復姓相對。
如: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
據統計,中國有單姓6931個。
復姓
復姓(fù xìng),指由兩個及以上的漢字組成的姓氏。如:歐陽、司馬、上官、西門。復姓的來源較多,如官名、封邑、職業等,有些則源于少數民族改姓。
《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中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分別為:西木感給特杜立給特、西木薩給特杜立給特、西姆薩給特杜立給特、那烏那基爾杜立給特、禿禿黑里兀惕塔塔兒、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奧勒特給特瑪魯基爾)、十字姓1個(即:伙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